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1月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赤胆忠心的专家建言

陈洁华 逍遥游看世界 2021-11-25

郑州7.20大水灾 检验与建言  解决17个世界级难题


文 / 陈洁华

目录

前言

科普标准

第一部分 事前预警阶段检验

第二部分 事中应急阶段检验

第一个灾难地点京广北路隧道

第二个灾难地点地铁5号线检验

第三部分 灾后损失评估

人员死亡情况

      罹难者人数

      罹难原因分类

经济损失分类

检验证明:本该有11次逃生机会

第四部分 惨痛教训与17个改革建言

第五部分 避难注意细则

 

前言

2021年7月20日,郑州大水灾,媒体普遍说:此次大水灾是“千年一遇”,甚至是“五千年一遇”。

按此说法,人们必然会无视本次教训。

因为,下次大灾是在“千年之后”、“五千年之后”,现在何必杞人忧天?

笔者完全不能认同这样的观点。

根据如下案例分析,可以清楚看到,郑州大水灾,不仅对中国,对世界所有城镇都具有普遍的严重警告作用,因为其中包含许多世界级的难题。

本文对水灾的事前、事中、事后,做了初步的实证检验,并提出系统补救建议,供全国应急管理以及相关部门同行们参考。

 

科普概念:降水标准

一、以“1天”“24小时”计算降雨量,设6个等级

1.小雨:降雨量小于10mm

2.中雨:降雨量10~25mm

3.大雨:降雨量25~50mm

4.暴雨:降雨量50~100mm

5.大暴雨:降雨量100~200mm

6.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00mm以上者。

二、以“1小时”计算的降雨量标准

1.小雨:2.5毫米以下

2.中雨:2.6—8毫米

3.大雨:8.1—15毫米

4.暴雨:16毫米以上

5.大暴雨:16毫米以上

举例:

环球电视网导:自7月17日以来,河南降雨尤其集中在该省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

19日08时到20日16时,河南嵩山降雨量508.3毫米,新密476.2毫米。

20日至21日凌晨,短短一天郑州累积雨量就达到622.7毫米。

此次郑州荥阳三天累计降雨854毫米

郑州尖岗三天累计降雨818毫米,被称为“五千年一遇”级别!

郑州全城1小时降雨201.9毫米,意味积水总体积是1.514立方公里,相当于116个西湖。

同期德国1小时最大降雨量是23毫米,仅为郑州的1/10,造成1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失踪的洪水。

20日16时至17时之间,郑州地区降水量超过了达到201.9毫米。 


第一部分 事前预警阶段检验

7月16日命令

河南省防汛指挥部发布指挥长令(〔2021〕1号令),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严格执行战时工作机制。

7月17 郑州开始连续下起大暴雨。

7月18 郑州气象台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

7月19日19:13  郑州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预警时间:未来3小时内

   预警空间:郑州市区及所辖六县(市)

   预警雨量:50毫米以上,局部达100毫米以上

   预警等级:橙色预警(比前一天的黄色预警,提高了一级)

   预警措施:注意防范 

 

7月19日21:50  河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该红色预警说:“目前,郑州、许昌、周口三地区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预计未来3小时内,上述地区降水持续,累积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

文中“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说明之前已经连续发布过“红色预警”了。

预警时间:未来3小时

预警空间:郑州、许昌、周口三地区

预警雨量:50毫米—100毫米以上

预警等级:暴雨红色预警

预警措施:注意防范

 

7月19日21时59

即河南省气象台刚刚发出“红色预警”后的9分钟,郑州市气象台也发布了相同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三个小时,累积降水量将超过100毫米!

省、市两大气象责任机构几乎同时发布同样的最高“红色预警”,说明是向全省、全市拉响了最高“警报”了。

 

 7月20日06:02  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预警时间:未来3小时内

预警空间:郑州市区及所辖六县(市)

预警雨量:100毫米以上

预警等级:暴雨红色预警

预警措施:注意防范

 

7月20日9: 08 郑州气象台发布由李柯星签发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预警时间:未来3小时内

预警空间:郑州市区及所辖六县(市)

预警雨量:100毫米以上

预警等级:暴雨红色预警

预警措施:注意防范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爆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听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笔者评价:

防御措施:“第117号”公告,是7月17日河南、郑州各气象责任机构发布预警以来,防御指南措施最详细具体的一次,做出3点具体指示:停止集会,听课、停业。

发布频率:同日3小时内,郑州气象台连续发布两个“暴雨红色预警”,危险迫在眉睫。

发布方式:同时用了多种方式下达:气象台正式公文;气象台微信公告。

 


对事前预警阶段的评价

1.预警时间

非常及时,河南省气象台、郑州气象台,从7月17日开始,不断提高预警发布频率,依法履行了预警职责。

2.预警空间

一再强调“郑州市区及所辖六县(市)”,预警空间是准确的。

3.预警等级

河南省和郑州市气象台,从7月18日开始,从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到最高的红色预警,及时、准确地不断提高预警等级,非常专业。

4.预警雨量

此次所有预警的雨量,最高都只提到“100毫米以上”。但实际是,20日至21日凌晨,短短一天郑州累积雨量就达到622.7毫米,“破历史记录”。

显然,预警雨量低估了。但毕竟是“百年不遇”的大灾,大家都缺乏经验。

从气象探测、分析角度检验,证明中国气象预测还不精准,预判与实际,差距还很大,急需提高。

5.预警措施

在前几次预警公告中,所有预警措施,都只是4个字:“注意防范”。过于简单、抽象。

直到7月20日09:08,郑州气象台发出的预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3个具体措施,都是非常专业、必须的。

从早上9时到晚上6时灾难发生,中间有整整9个小时。如果全市认真执行3点防御指南,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避免灾难。

6.预警频率

从7月17日开始,河南省、郑州市各级每天都发布预警,最后两天,几乎每隔3小时就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尽职了。

 

第二部分 事中应急阶段检验

本文集中检验两个灾难地点:

1.京广北路隧道

2.地铁5号线

 

第一个灾难地点 京广北路隧道

该隧道2012 年 4 月 28 日竣工通车,是贯穿郑州南北的京广快速路的要道,隧道距郑州火车站西广场仅300米。

京广北隧道长1835米,隧道净空限高4.5米,来回各3车道。

资料显示,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毫米,而7月17日20时到20日20时的降雨量为617.1毫米,即三天雨量相当于全年的量。

7月20日,“中午,郑州市中心在短短约半小时内,整条马路突然间被洪水淹没”(居住在隧道边的市民事后回忆)。

7月20日14时多,开始连续大暴雨。

7月20日15时左右

有位名叫“慕慕”的市民,事后告诉记者说:20日“15时左右,雨下得挺大的,我开车由南向北方向经过京广北路隧道。”“当时有好多车都没走下面隧道,选择了走旁边的辅道,估计怕隧道下面积水抛锚”。该市民当时冒险决定走进隧道,当时(即15时左右)“隧道内还没有什么积水,由南向北的车也就四五辆,畅通无阻,由北向南方向经过隧道的车却比较多。”

这证言证明:事发前,该隧道无人监管,自由通行。有何风险,驾驶人自己判断,责任自己承担。

20日16时到17

郑州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约30万立方米的积水灌满隧道,只用了不到3个小时。

20日17时左右隧道水淹到人腰

市民“金先生”证言(今年50岁,河南驻马店人,在郑州打工多年,有一辆属自己的面包车):“20日下午5点左右,开车从西三环方向驶向京广北路隧道南出口旁的辅道,暴雨来势汹汹,积水没过车轮,前后车辆都动弹不得。发现车中进水后,金先生打开了车门。

“积水快到我腰了,水流很急,要是一个人肯定会被冲走,我赶紧喊车内人一起跑。”金先生看见旁边的隧道口也有不少车辆滞留,“车上人都在往外跑,也有从隧道里面跑出来的,不跑肯定没命。”

下车后,金先生一行五人无处可去,在哪儿过夜成了难题。让他们感动的是,离车不远的一家公司敞开了门,收留了他们以及其他市民。

该证言证明:20日17时左右,隧道被淹了,但依然没人监管、没人指导、更没人施救。一切都是“自己判断”、“责任自担”。

20日17连续暴雨,隧道内被积满水了,隧道积水已经逼近两边路面了。

家住隧道南出口旁的张女士(化姓)证言(她几乎目睹了隧道涨水与退水的全过程):“20日下午两点多开始下大暴雨,到约五点时,隧道口的水就已逼近两边的路面了。”

她说看得清清楚楚,“隧道里外很多车,积水涨得很快,很多车里的人真的是死里逃生。”

张女士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家四口逃生的情景。“顶着孩子,扶着老的,还拉着媳妇儿。”看到这一家人成功脱险,张女士悬着的心才敢放下。

“停在隧道两边辅路上的车,都被淹了。”车中有没有人?让年过六旬的张女士担心不已。

21日下午1点多,她下楼了。“我看到搜救人员从那辆黄色的车里,抬出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话没说完,张女士停住了,眼眶变得湿红。

京广北路隧道的抽水作业,开始于21日下午,抽水泵发出的轰隆声,周边居民清晰地可以听到,昼夜没有停歇。

多人证言证明:

1.该隧道被水淹没的时间点:7月20日下午5时左右

2.当时水淹状况:连隧道旁边的辅道都被淹了,更别说隧道内了。

3.没有任何证人证言提到“有谁在监管隧道”,整个水淹过程,未见交管部门来监管。

 

京广北路隧道救灾过程检验

从20日17时,该隧道灌满水,隧道1835米长,最深水位达13米(上海黄浦江最深11米,可通航万吨轮)。

7月21日下午,京广北路隧道开始抽水作业

周边居民证言:21日下午,京广北路隧道开始抽水,抽水泵发出的轰隆声,周边居民清晰地可以听到,昼夜没有停歇。

该证言证明:

1.从20日17时到21日下午,近20个小时,无人对水淹隧道施救。

2.所谓“21日下午开始抽水”,具体时间点不详,究竟是哪支团队在施救?也不详。

 

现场有多支救援团队

第一支:从安徽合肥赶来抽排救援人员

7月21日深夜,该团队开始抽水

7月22日中午,京广北路隧道靠涵唐酒店这头,露出了三四米高的隧道壁。

这支小分队领队证言:从7月21日深夜开始作业,吃盒饭三班倒,累了就去车上眯一会儿,连续抽排了十多个小时。到22日中午,在京广北路隧道靠涵唐酒店这头,已经露出了三四米高的隧道壁。

7月21日 隧道排水时,打捞出两具尸体。

 

第二支:现场救援指挥的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南宁分公司

7月22日中午,该团队开始抽水

7月22日15时左右,抽出8米水(即隧道内水位从13米降到8米)

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玉鄂证言:“7月20日,京广北路隧道内积水最深处达13米左右。我们从7月22日中午开始抽水,截止当日(22日)15时左右,已经抽出8米”。

即,从20日17时隧道灌满水,到22日中午开始抽水施救,整整长达43小时,那么多车辆被泡在隧道中,究竟有多少人,被淹堵在1835米的隧道内,且最深水位13米,他们几乎不可能游出来逃生;而泡在水中43小时的人,不是淹死,就是冻死,不可能有生还可能。

如果,国民有点危机管理意识,本该有无数的脱险机会。

为不幸死难者沉痛致哀。

 

第二个灾难地点 地铁5号线检验

20日16时至17之间,郑州地区的降水量达到201.9毫米。

17时05分:郑州地铁4号线丰庆路站,因雨水倒灌停止对外服务。

17时51分:郑州地铁5号线齐礼阎站和后河芦站,因雨水倒灌停止对外服务。

17时52分:郑州地铁1号线、5号线郑州东站,因雨水倒灌停止对外服务。

18时左右:罕见特大降水,在极短的时间里,郑州地铁5号线的出入线挡水墙,在城市泄洪管道的极端超负下濒于崩溃!最终,在多点失守下,地面积水冲入地铁5号线,并迅速朝着U型路段最低点海滩寺—沙口路区间汇聚!

 

官方发布的灾情信息:

据郑州发布消息:自7月17日以来,郑州市连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地铁发生积水等情况,郑州地铁启动紧急响应机制,全面疏散乘客。

此次强降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

7月20日18时许 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列车在海滩寺街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列车停运。

20日18时 5号地铁发车后,一路停了3次,最后一次停下后,水迅速漫进车厢内。

(视频名“15岁的她,#郑州地铁5号线生还者亲述”证言,以下简称“15岁姑娘”):“地铁(5号线)刚驶出一个车站,就在两个车站之间停下了。”

18:01 车厢进水了。


“15岁姑娘”发给朋友的照片,记录车厢进水情况和时间点(请注意照片下方显示的时间点,真实可信)。

 

18:03 水进入车厢。

“15岁姑娘”回忆说:“当时,见地铁司机从驾驶室出来,并反手把驾驶室锁了,走到后面车厢去了。”

按理,调度室可以通过监控系统,清楚地看到车厢内进水情况,应该及时派救援人员赶到现场。但这个过程,耗费漫长时间。

 

18:56  水漫到地铁座椅位置,乘客都站到座椅上。

 照片来源:“15岁姑娘”当时发给朋友的照片,显示当时时间。

     18:01 水渗进车厢到

18:56 水淹到地铁座位

中间有55分钟,有近一个小时可以逃生、施救的黄金时间!

 

18时10分 郑州地铁下达全线网停运指令,组织力量,疏散群众。

18时10   芦某(罹难者,女,36岁,郑州某公司会计)给丈夫发了一段视频,说车厢进水了。

18时30分 芦某给丈夫打了一个电话说,“地铁已经开始慢慢往前移动了。”

笔者注:这个时间点的动作,应该是地铁驾驶员尝试把地铁倒回车站,但失败。

“15岁姑娘”证言:“乘客见司机走出驾驶室走出来,原来他是列出长。他往车厢后面走。乘客问发生了什么事?

列车长:前方走不了了,要倒回去。

于是,列车长走到车厢后面,地铁倒走了一段路,又停下了。

列出长又从车尾走到车头。这时,车厢内的水一直在涨,已经涨到小腿。但大家都没有乱,“耐心等待了一个多小时。”

 

罹难者张某(女 28岁,郑州一家教育集团的职员)家属证言

7月20日18时许,张某坐上了地铁五号线。

张某的哥哥证言:“妹妹刚坐上第一站就给家里发了视频,当时的水才刚到脚部。”

 

18时许 “列车长又一次从车头往车后走,他挨个车厢通知,让大家集中到前几个车厢,因为地势关系,越后面的车厢进水深越快。大家又经历了漫长的等待。”

18时40分左右 驾驶员组织乘客自救

“列车长与另一位穿着反光背心防汛工作人员走来。防汛人员说:不能再等了,水开始倒灌了,我们必须马上自救。防汛人员开始教大家,出去后,往哪里走,要怎么走。要求大家前后排成一条直线,要人拉着人,一定要拉住手腕。谁也别松手。  

教完后,就开始自救了,陌生人之间相互手拉着手。这时,车厢内的水位与外面的水位有40公分的落差。列车长在最前面的驾驶室里,打开一扇车门,瞬间,外面的水汹涌地倒灌进车厢,站在最前面的防汛人员差点被冲倒,大家扶住了他。接着,大家开始往外撤离,沿着隧道里的应急疏散通道撤离。

可没走20米,前面就停住了。最前面的人在喊叫:快回去,快回去!大概前面水流太大,把应急通道堵掉了。宣告撤离失败。”(亲历者证言)

图像来源:网络视频截屏,当日地铁5号线第一次撤离情景。

“万般无奈下,大家又回到车厢内。”

“列车长和防汛人员最后回到车厢,并艰难地把车门关上。因为刚才开了车门,这时,车厢内的水已经涨到腰了。明显感到整个车厢都歪着,倾斜着。车厢里有孕妇,有孩子,体力不好的人,已经站不稳了。很多乘客打更多的110和119求救。”

19时许 车厢内水淹到胸部(多人亲历者者和罹难者家属证言)。

19时许 “水已经漫过了胸部。”罹难者张某的哥哥,根据妹妹当时发来的照片证言。

晚上7水已经淹到胸口,身矮小的女同志,出现呼吸困难,大家把她扶到座位,让她站在座位上,这样可以好一些。其他人也纷纷站在座位上。在后面的车厢,水已经淹到脖子下面,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了”(亲历者证言)。

 

场外应急检验

罹难者张某的哥哥证言:当时,接到妹妹泡在水中的照片后,“当天晚上打110报警,一直打不通。”

“好不容易打通了,当时民警让我先联系地铁”。

“我联系到地铁后,请他们查一下人员进出信息,因为现在的进出站都是实名制的,但最后没有查到。不幸的消息最后还是传来了。”

证言证明:

7月20日18时许 车厢进水到脚部。

将近19时 水漫过胸部。

直到当日19时,地铁车厢内手机信号没问题。

旁证问题:

     1.“打110报警,一直打不通”。110接警平台硬件要提升、服务要提升。

2.“好不容易打通了,民警让他们先联系地铁。”

这个被踢皮球的过程,严重耽误了施救黄金时间。

在市民最危急时刻,110必须迅速为民解忧。

110知道全市各个部门应急负责窗口,只有110可以最迅速、最权威地指挥各单位应急。

而绝对不可以踢皮球。普通市民怎么知道地铁哪个窗口、哪个电话?如何联系?

110平台绝对不可踢皮球。全国110平台要改革。

 

19:37 水淹到乘客肩膀下部。

从车厢开始进水,到水淹到乘客背上部位置,有1小时36分时间。

“15岁姑娘”回忆说:“车厢内是密闭的”,“水很快淹到脖子了,大家都缺氧了。”

“胸特别闷”,“整个胸腔特别疼,心脏疼”,“没法呼吸”。

“这时,我爸(半百年龄)休克了好几次。”

“旁边的乘客都在打电话,把银行卡密码告诉家人”。许多人缺氧纷纷倒下。

其中“有一位阿姨,一直在大声鼓励大家,会有人来救我们的。渐渐她没声音了,这阿姨和旁边的另一个人就死了。”

车厢内“死去的,都是年轻貌美的姑娘,穿着时髦,体材好。她们平时为了维持好身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每天打工又有那么大的压力。”结果,车厢里,“她们最先倒下死了。”

“这时,亲眼看到周围十几个人死了。”“尸体漂在水面,我把他们(尸体)一个个推到前面。”“人生中第一次摸到死人”。

图像来源:“15岁姑娘”视频回忆截屏。 注意时间标识是19:37。水位已经淹到乘客脖子下面了。

“15岁姑娘”回忆:这时车厢内“恐怖4无”:

没有灯光;

没有氧气;

没人指导:该如何逃生?

没有消息:车厢前面与后面的情况,相互不知道;更不知道外面情况,是否在施救?

按理,车厢内有广播,调度室也能远程广播。为何司机和调度室都不用车厢内广播正确指导乘客逃生?

 

20时:车厢内断电,乘客开始讨论是否要砸车窗

晚上8,车厢内断电了,应急灯打开。几个人打开手机,还能看见点光,有人开始哭,有人开始失控大叫。慌乱中,更多的氧气被消耗掉。”

“有人说,砸窗。有人说不能砸,砸了窗,水进来更快。”

车厢内,艰难抉择:

砸窗,可能被水淹死;

不砸窗,肯定被憋死。

即使主张砸窗的,也不知道“砸窗小锤”在什么地方。

“有人说,座椅下面都有灭火器,可以用灭火器砸窗”。“于是有乘客潜到水里几次去找灭火器,但没找到”。

“这时,有位乘客用雨伞砸窗,根本无法砸开,而他也因为缺氧,砸了几下就昏晕过去了。这时,车厢里很多人,都因缺氧而迷迷糊糊了。突然,有人举着一个灭火器走过来,还有体力的人,马上继续砸窗。砸了5、6分钟后,终于把玻璃砸出一个窟窿,氧气涌了进来。真是救了命了!接着,有人把缺氧的人扶到那个窗口,有的人把老人和孩子托到车厢顶部,让他们能呼吸到氧气。

很快有人叫了起来:水位降下来了!

大家发现,刚才水位还到鼻子的位置,现在下降了几厘米。十几分钟后,水位又下降了十几厘米。

后来,最前面的乘客说:前面发现有光,车厢外面有光。大家知道,救援队来了。

20:30 (准确时间不详)

“车厢顶上,救援人员从车顶拼命砸车窗玻璃,终于砸破了两扇车窗,新鲜空气流进车厢,被困乘客立刻活跃起来,逐一被救。”

消防救援战士从车厢顶部锯开“生命通道”,他们有的直接砸开车窗。

此时,车厢内水位也下降了,越来越多车窗被砸开。

驾驶室的门再次打开。救援队来了,指示大家说,从应急通道赶紧出去。

原来,从车厢到应急通道,只需一步就能过去。但由于车厢已经严重倾斜,中间是很深的水,乘客无法从车厢走到应急通道。于是,救援人员自己站在淹到脖子的水中,用绳子帮助大家从车厢转移到应急通道。

这时,有人大声呼叫:让老人、孕妇和孩子先走。

所有人没有一点乱,老人、孕妇、孩子先后撤离,最后才是男人撤离。

21时许 乘客撤出车厢,到达地铁站台

“晚上9点多,乘客拉着安全绳,走到沙口路站。看到地铁站台上,在地上躺着几个人,有人正对他们抢救。有的因为缺氧而倒下,有的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失温而倒下。”

来源:“闽清车之家”当日视频截图。

 

图像来源:“闽清车之家”当日视频截图。

文字资料来源:“闽清车之家”视频。


22时左右 “15岁姑娘”说:“晚上10点左右,我们被救出”。因为“一家人在车后部,因此是最后撤离车厢的。”

从车厢进水到被救,他们足足等了4个小时。

“15岁姑娘”说:我们被救出后,看到地铁“负一层,躺着一地的人,脸色发白,大多数都没气了。”

“走出地铁,看到路边躺着3个人,脸色惨白惨白,没气了。”

“出了隧道,又看见躺着一地的人。看见有人在人工心肺复苏急救,有的人都口吐白沫,”

 

7月21日凌晨2时30

罹难者庞某洋的弟弟坚持在第九医院等着,大概凌晨2点30分左右,来了三四辆救护车,从第三辆车抬下来一个罹难者,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姐姐。

证明问题:

20日22时,地铁被困乘客全部被救出。

21日凌晨2时30分左右,才把罹难者运到医院。中间4个多小时,有无数不可控因素:道路被堵;缺乏救护人员;缺乏救护车等等,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导致错失及时抢救的机会。

    重大课题:如何提高抢救速度?抢救数量?抢救质量?

 

郑州市政府宣布的15号地铁灾难原因

     1.郑州地区7月20日16时到17时,短时间超强暴雨,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创下了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陆地小时降雨量的极值。

2.暴雨冲垮了地铁出入场线的挡水墙,导致大水灌入地铁隧道。

 

第三部分 灾后损失评估

罹难者人数和信息 

据官方发布的统计信息,截止7月29日,此次郑州水灾罹难者达99人(还不是最终统计)。

其中,地铁5号线罹难者12人,其中9名是女性:

曹某嘉(女)20岁,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
庞某洋(女)24岁,郑州某教育公司职员。

张某月(女)27岁,郑州市某药店销售员。

张某(女)28岁,郑州一家教育集团职员。

孙某姗(女)32岁,郑州市某公司职员。
芦某(女)36岁,郑州某公司会计。
屈某霞(女)50岁,郑州市某医院护理经理。

颜某芬(女)51岁,已退休。
冯某静(女),岁?郑州某公司会计。

12人罹难,其中女性9人,男性3人。可见,女性是最脆弱的群体。

罹难女性中,有6人都是20—30岁年龄段(另有一女性年龄未确认)。

为何年轻女子反而最脆弱呢?

有位姑娘,憋在地铁水中,给闺蜜发了最后遗言微信:要快死了!要把自己全部资产转给了闺蜜!后来,闺蜜收到了世上最沉重的遗产“838元”!

这是姑娘奋斗一生的全部资产。

 

罹难原因分类:

1.地铁车厢内溺水而亡

2地铁车厢内缺氧憋而亡

3.隧道内溺水而亡

4.被洪水冲走溺水而亡

5.掉入低洼水坑溺水而亡 

6.掉入塌陷坑溺水而亡

7.长时间泡在水里冷死

8.因上述原因诱发心脏病、低血糖等而亡

9.水中触电而亡(电线杆漏电)

10.医疗急救瘫痪,无法及时急救那么多人

11.现场未来及时抢救,国民缺乏医疗急救常识

洪灾当日,郑州市内,一处输电线漏电爆炸。

 

经济损失分类

1.多少辆车被淹,合计多少钱?大部分都没投水淹险吧?

仅京广北路隧道为例估算:

隧道长1835米,来回共6车道。

以每辆车平均5米长+前后间隔各1米=每辆车占用7米长度

则1835米隧道/7米=262辆车X来回合计6车道=1572辆车

初步估算:在该隧道被淹车辆估计达1572辆?

被淹人数多少人呢?这也很容易估算出的。

当时隧道内最深积水达13米左右,被淹堵43小时,被淹人群是很难逃生的。

“中国保险业协会76家财产险类公司中,有16家公布了报案数量,截至发稿时,合计案件达到8.6万件,其中车险报案约为8.2万件,预计损失超过10亿元。”

2.地铁进水

3.楼房进水

4.设施进水

5.损毁桥梁、道路、地面

6.农村、农田、农民损毁

7.停产、停运的间接损失

目前政府官方初步估计,损失达655亿元。

 

检验证明:本该有11次逃生机会

1.如果市民有极强的应急意识和能力,当日收到气象台发布的红色预警,本该禁足,不出门、不上课、不上班。

2.全市各单位,本该在当日早上就立刻启动停课、停业、停交通措施。

3.交警部门接到红色预警后,本该立刻封锁高速公路、隧道、低洼地段。

4.驾车人员,被淹堵在隧道、或其他路段,看到水不断涨到车轮、车身,本该果断立刻从车中离开,撤到安全地带,就不会被淹死。许多人不舍得抛弃爱车,或缺乏应急常识,坐以待淹,酿成惨剧。

5.地铁公司,本该在当日停运。

6.地铁驾驶员看到大水冲进地铁隧道,本该立即停车,让所有乘客立刻下车离开地铁站。

7.地铁驾驶员,中途停车后,发现大水漫进车厢,本该指导乘客,砸开车窗逃生。

8.地铁驾驶员第一次组织乘客撤离失败后,应该让乘客在车厢外的应急疏散小道上等待救援。如果水再涨,可以组织乘客借水力爬上地铁车顶,在车顶等待救援。这比在车厢内缺氧憋死好。遗憾的是,驾驶员让乘客再次进车厢,并彻底关闭车门,导致车厢内严重缺氧。

9.即使第二次进了车厢,水位还在腰部时,乘客们本该当机立断,寻找砸窗小锤,砸开车窗。地铁驾驶员也本该组织乘客这样做。

很遗憾,驾驶员未组织乘客砸窗,乘客也迟迟没砸车窗。

10.乘客第二次回到车厢后,驾驶员不应该把车门关闭。尤其看到内外水位持平时,驾驶员更应该果断打开车门,确保氧气进来。理由非常简单:

不开车门,有两个危险:被水淹死;缺氧憋死。

打开车门,只有一个危险:被水淹死。至少解除了一个重大危险。

11.如果我国从学生到成人、从家庭到单位,人人接受过危机管理教育训练,就不会发生此类大灾难。

上述11次脱险机遇,一次又一次被错过,酿成重大灾难。

所幸,救援队终于在大家奄奄一息最危急时刻,赶到了。

 

第四部分 17个世界级难题与改革建言

首先建议立碑

为此次事件立纪念碑。

确定每年7月20日为“郑州灾难日”,全省、全市纪念罹难者;

组织全省全市人民参加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

 

郑州水灾所反映出来的如下17个难题都是世界普遍现象,是世界级难题。

正因为如此,中国应该以郑州水灾为突破点,全面、系统地解决17个世界级难题,把灾难变成创新改革的动力,为人类做出新贡献,同时,相关的创新产品也能成为出口畅销商品。

 

一、预警指南法定化

预警指南与百姓能否执行,是世界级难题。

如何把相关部门发出的预警,变成有效的应急行动,这是世界难题。

为此,笔者建议:

1.法定应急措施

此次水灾证明,市民和社会各单位,大部分都没有按照预警指南行动,没有严格准确地执行防御措施。即,预警指南与市民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为此,国家要用立法形式,确定各类灾害的预警等级与国民必须采取相应的法定防御措施。

据此避免各单位、个人自由裁量的行动;

也可以据此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罚。

2.法定避难场所

建议全国人大授予各地人大,通过立法,确定本地区哪些空间属于“公共避难场所”(详见后述“应急与避难场所”)。

   

二、气象预报之改革

  气象预报是世界级难题。

此次气象预警,总体做得比较好,但因受技术限制、体制限制,存在3个严重教训:

1.预报精度不够:预警最大降雨量是100毫米以上,实际达到601.9毫米。

2.市民反应麻木:气象台短短3天内,连续发布暴雨预警,从黄色、橙色到红色预警。

但市民基本没反应,没行动。

3.应急处置散漫:气象台明明要求停业、停课。但实际是:

相关责任部门预警响应严重滞后;

市民我行我素,依然照旧上班、出行,酿成大悲剧。

7月20日09:08郑州市气象台,明确发布了3项防御指南。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人受害?那么多财产受损?

唯一答案就是:即使面对“红色预警”,市民和相关单位依然我行我素。

为何不执行呢?

1.缺乏强制法律

对气象台预警,应该如何执行?中国没有强制法律规定。

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和老百姓习惯地认为,气象台消息只是参考。

因此,亟需新的立法,法律强制规定:气象台发布的预警措施,全社会必须严格执行。

2.社会缺乏应急管理意识

按理,气象台发布了最高“红色预警”,整个社会都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地铁停运、公交停运、机场关闭、高速公路关闭、学校停课、企业停工、商店关门、市民不出门、不开车。

此次灾难证明:整个社会的应急管理与红色预警要求完全脱钩,红色预警形同虚设。

中国有14亿多人口,郑州市有1260万人口,在危急时刻,政府很难通知到“绝大部分人”,更不可能要求那么多人,都能自觉、统一、严格地执行红色预警。

因此,政府抓住社会各公共事业单位,他们地铁停运了、公交停运了、机场关闭了、高速关闭了、隧道关闭了、学校关门了、商店关门了等等,全社会就会迅速统一采取应急措施了,做到这一步,就可以迅速让全体市民“知道、并执行”。

几轮下来,市民就会形成习惯,自觉执行红色预警措施。

如果有些市民未被通知到、或通知到了,他们依然拒不执行,即使如此,他们也无法抵抗“红色预警措施”,因为,所有公共设施、场所都关闭了(除公安、交警、医院等应急部门外)。

3.国民缺乏应急管理意识

老百姓辛辛苦苦赚钱、存钱,好不容易买了一辆车,但是一场暴雨,车被泡、被毁了。

老百姓通常都不投保“水险”的,被水淹了,只能自认损失,实在心疼不已。

比这更严重的是,那些家人不幸在水灾遇难,一场暴雨,家人阴阳两隔,惨不忍睹。

但,明明气象台发布了红色预警,百姓为何没有及时采取自保措施呢?

这证明:广大市民完全缺乏应急管理意识和能力。

为此,笔者建议对“气象预警预测”做11项系统改革:

1.预警雨量精准化:下多少雨量

2.预警时间精准化:从几点到几点

3.预警空间精准化:覆盖哪些地区,高风险“点线面”要精准化。

辖区内,有哪几类风险?

各类风险具体体现在哪些空间,是哪几个重要“点、线、面”?

针对具体的风险、具体空间点位,制定精准的应急预案、并精准指挥。

 “京广北路隧道”,绝非第一次被水淹。既然连续发布了“红色预警”,为何对如此高风险点位,事前没有采取预防措施?

显然有3个重要漏洞:应急预案有漏洞;预警通知有漏洞;应急执行更有问题。

     4.预警等级精准化:黄色预警,还是红色预警

5.预警措施精准化:应急措施必须具体化、法定化、规范化。

6.预警预案精准化——各专业部门协调作战

气象台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最核心的单位。但应急处置涉及到当地方方面面复杂部门、领域,气象专家根本无法设计全面、精准、有效的应急指南。

辖区内,究竟有多少类高危风险点?

哪些空间点位、在什么情况下是危险的?

如何预防、排除?靠什么手段排除?需要多少人力?等等。

预警预案只有做到具体、精准,才能让辖区内各主管部门精准执行。

此次灾难前,气象台反复提醒:“注意防范”。这样的预警指南实在过于简单,辖区内单位很难执行的。

为何气象台无法制定更具体、精准的防御指南呢?

因为中国各地气象台都是清一色的气象、地震专业人员,他们很少与其他部门联合办公。气象台内缺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更缺乏与各应急单位协同会商的制度。

因此,笔者建议:

(1)气象台要与辖区内各主管部门联合办公:联合制定预案、联合发布预警、联合指挥应急、联合实施灾后调查,据此大大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质量。

(2)应急预案设计人才务必要多元化、综合化、各类专业齐全化。

7.预警发布精准化

用什么方式、渠道发布预警,极其重要。

此次郑州预警,用了既有方式发布了:政府公文、电视、广播、报刊、主管机构的微信公众号。但为何还是发生如此严重的灾难呢?

因为现在老百姓、尤其新生代上班族,几乎都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听广播的。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不知道预警信息。这就形成预警与应急响应之间形成鸿沟,信息不对称、认知不对称,预警发布方式、渠道,没有与新生代的信息获取渠道、方式相匹配。

这是此次郑州灾难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重点提高“发布方式精准度”:

(1)让全体市民收到预警信息

(2)让全体市民准确采取预防行动

关键是预警信息发布必须对媒体及其渠道(微信、抖音、报刊、电视等)全覆盖。

如果气象台认为,自己发布的预警警报,报纸刊登了,电视广播了,就可以完事了,那就必然酿成大祸。

8.预警发布“人间精准化”

郑州市人口有1260万人。既然是“暴雨红色预警”,就必须要为“1260万人”负责,必须让绝大部分人知道。用什么方式、渠道通知他们?必须创新、细化、落实。

9.预警送达精准化

为确保相关单位责任人在准确时间、收到预警通知,建议要发挥社会主义优势,动用所有组织系统:

(1)直线专送:确保把预警发送到“重要点位单位的责任人”;

(2)动用所有媒体手段:如微信通知、短信通知、抖音等百姓最常用的手段,让“绝大部分市民”看到预警信号;

(3)动用所有行政手段:党内系统、政府系统、部门系统、街道系统、企业系统、行业系统等,把预警通知最大限度地覆盖辖区全域所有单位和个人。

10.预警执行法定化

如果有了新的立法,就可以避免相关责任单位“自由裁量、自由行为”了。

11.预警执行反馈制度化

各省、市设有“应急管理指挥部”,在收到气象台发出的预警后,必须要求辖区内所有单位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收到预警确认、应急执行人员到岗确认、应急执行地点确认、应急措施和物资确认。

要通过视频实时确认、反馈、指挥、监督。

如果此次大灾前,郑州有这样的“确认、反馈”机制,就完全可以避免大灾的发生。

   

三、交管部门改革

灾前、灾时,交通如何管理,是世界级难题。

根据此次水灾的初步调查发现:京广北路隧道是高危地段。

但水灾前,没有封锁;

水灾发生时,也没有现场指挥、指导。

这是令人极为心疼的教训。

国家还未出台法定强制的“应急响应”制度,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尽速完成本地的“应急响应规范”。针对应急部门发布的预警类型、预警等级,做好制度安排,如:

1.事前措施:提前管制辖内高风险“点、线、面”,提前封锁高速公路、提前封锁高危隧道、桥梁、低洼路段等。启动应急队伍到岗;启动应急物资和设备;启动与医疗、救援、公安、电力、通讯等部门的联动反馈机制。

2.事中措施:在灾害发生,密切监控所有“高危风险点”,一旦有事,迅速应急救援。

3.事后措施:总结、发现问题、改写应急预案,并根据新的预案,进行全员再培训。

 

四、110平台改革

  报警与应急指挥,是世界级难题。

此次严重教训:

1.灾难发生时,110报警平台长时间无法接通;

2.终于接通了,110平台却踢皮球,让市民自己联系地铁公司求救。严重耽误施救时间。

据此建笔者议:

1.硬件:提升硬件设备,提高同时接警量

2.服务:对求救市民,严禁推诿踢皮球。110必须迅速有效地指挥相关单位组织施救。

3.提升救援速度

4.提升救援质量

5.提升救援联动协调,110与各地“应急指挥中心”要紧密联动。

6.加强各地110平台之间的联动。此次郑州地铁内被水淹的视频很快转发到各地,当晚7时左右,许多郑州以外的人都收到了。按理,所有收到这类求救视频、照片、微信的人,都有义务立即向本地110报警,由警方通过内部电话,紧急通知事发地110警方,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报警速度,又可以防止事发地110平台被报警电话打爆的情况。

 

五、大江大河治理

这也是世界级难题。

盛世治河。黄河之灾,是中国千年心患,千年难题。

黄河“空中悬河”,严重威胁流域沿岸数亿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地震、强暴雨、或战争,都对黄河悬河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决堤、溃坝,将是极其严重的国难。

当前,国家盛世,要集全国智慧、财力与人力,尽快彻底解决“黄河悬河”难题。比如,借助黄河自然水流,疏通淤泥,把黄河淤积泥沙冲往黄河出海口,填海造地,一举多得。或把黄河淤积泥沙吹送到沿岸低洼地,一劳永逸地解决水涝灾害。

请全国水利专家群策群力,尽快找到最安全、最有效的疏通办法。

除黄河之外,淮河、长江、珠江等人口密集地、重要经济地区,都要抓紧疏通治理。

全国大江大河治理好了,疏通了,流域内的城乡、田野就可以顺畅排水了,就可以有效排除洪水灾害。

   

六、城市隧道改造

这是世界普遍的危机难题。

中国解决好了,不仅对中国,更是对世界的贡献,中国隧道风险管控系统设备也可以因此而扩大出口。投入必有回报。

为此,笔者建议:

1.隧道内必须安装监控、自动报警系统。

2.隧道入口要安装交通信号灯,红灯时,严禁车辆和人员进入隧道。

3.隧道入口要安装“电子警示板”,一旦红灯,显示说明。

4.交管部门:暴雨前,必须派人值守指挥。

根据雨量,执行限量通行,或封锁隧道,禁止通行。

5.安装高效自动排水系统。

 

七、地铁改造

这是世界普遍的危机难题。

中国解决好了,不仅对中国,更是对世界的贡献,可以大大加强中国地铁设备出口竞争力,扩大地铁全套产品出口。

1.地铁隧道改造

(1)隧道入口挡水墙,必须迅速加固

(2)挡水墙上方必须按装监控、自动报警系统

(3)暴雨来临,必须派人看守

2.地铁公司运营改革(包括其他公共交通)

(1)黄色预警时,全员到岗,检查所有风险点位,高度戒备。

(2)红色预警时,地铁全线停运;地铁站关闭,只出不进。

对还在途中行驶中的地铁,必须全程高度监控,一旦有事,必须火速应急处置。

让地铁进入最近车站,立刻停运。

3.地铁车厢改造

(1)车厢供氧

危急时刻,确保制氧、供氧。有3个选项:

1)可自动或手动打开车窗;

2)车厢顶部,可打开透气窗口;

3)车厢内有制氧设备。

(2)车厢内监控

必须与驾驶室、调度中心实时连线。一旦有事,驾驶员、调度中心必须迅速应急处置。

(3)车厢内语音

这个设备都有,但此次大灾,事件经历者,没有任何证人提到有“语音指导”。说明驾驶员和调度中心,在大灾过程中,都没有启用语音指示。让那么多乘客在水中浸泡3个多小时。

   (4)砸窗小锤

    此次大灾,水淹都到脖子了,乘客才在最后时刻,要砸窗。结果,都找不到砸窗锤放在何处。

    因此,所有地铁,要立刻整改,把砸窗小锤放在明显处。

    并在车窗明显处,贴上“砸窗指导”。

   (5)地铁车站改良

此次大灾,乘客被救出后,却被车站检票闸口锁住,所有人都必须重新验证手机、或车票。

改革:危急时刻,车站必须迅速打开闸口,让人流尽快离开高风险地区。

 

八、汽车改造

汽车进水,是世界级危机难题。

在中国,每次暴雨,都有多少车辆被淹、报修、报废?

车辆一旦进水,就会发生拖车费、发动机修理费、电器修理费、误工费等。

更重要的是,系统会记录“进水”历史,进水车辆价值立刻损失一半。转手出售时,折价大,损失大。

中国老百姓,辛辛苦苦,积攒了点钱,买了辆车,似乎一夜进入“中产阶级”。

但是,一场暴雨,一次进水,立刻被打回解放前。

中国必须创新“不怕进水的汽车”,甚至可以切换到“游艇模式”,在水中行驶,即使陷入水灾,也能在水面安全驶出灾区,以此为民解忧,为中国、为世界作出贡献。

做到这点,中国汽车就可以迅速扩大出口了。

其实,这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

 

九、通讯改良

自然灾害对通讯设施的严重破坏,是世界级难题。

1.手机基站,要做到防水、防火、防风、防雪、防地震灾害。

2.确保城市交通隧道、地铁及其通道内通讯信号畅通。

3.手机要做到“防水”。这次郑州水灾,现场许多人后来都断了联系,因为手机进水了,坏了。中国必须创新“防水手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中国手机魅力、出口竞争力。

 

十、供电改良

大城市稳定供电,是世界级难题。

纽约大停电,台湾大停电,都是非常著名的案例。

一旦水灾,通常会发生漏电而断电。这有利有弊。

利点在于,减少触电事故;

弊端在于,对应急救援、社会秩序、社会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电没了,手机信号也没了,手机支付、手机识别、人脸识别等系统全部同时瘫痪,等于银行瘫痪、商业瘫痪、公共交通瘫痪,甚至医疗瘫痪。

笔者建议:

1.大城双电缆制度

对于千万级人口大城市、核心地区、核心设施,必须铺设两条供电主电缆。

一条供电缆出故障,可以立刻启动另一条电缆。

2.分散式应急供电系统

在地铁、医院、公安、军队、大商场、学校、大楼、重要设施、重要社区,都必须配备“分散式自供电系统”,一旦城市公共电缆发生故障,立刻启动自家“分散式自供电系统”。

 

十一、民兵制

应急人员缺乏,是世界级难题。

美国佛州公寓倒塌事件,救援到达现场时间迟缓,救援人员严重不足,救援效果极为低下,竟然没救出一个人!

中国应急速度在世界上属于非常快而高效的。

但依然存在问题。此次水灾证明:

地铁5号线救援,等了3小时,非常危急

京广隧道救援等43小时

调动周边兄弟省的应急队伍来支援,“一家亲”固然好。但速度肯定跟不上。

中国4个极为不可思议的现象:

1.每次大灾,当地许多百姓围观现场,而不作为。

2.每天,有许多男女,吃饱了,就到炼身房消耗精力,白白浪费食品,实在可惜!

3.年轻人“娘炮”增多,令人担忧。

没有战斗力,没有狼性,没有公共责任,就没有未来。

4.年轻人热爱“军事”“军旅”成为新时尚,吃饱了,就开着越野车、露宿野营、攀岩、徒步冒险旅行等。

据此,笔者新建议——建立“民兵组织”,一举解决上述4个现象。

1.民兵数量

所有符合条件的男女,都必须在当地登记、参加“民兵组织”。

年龄比列:如果人数不够,可以提高“参加民兵”的年龄限制;反之,降低年龄限制。

性别比列:可以男多女少。

数量比列:确保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参加民兵。

风险比列:民兵人数必须与辖区内人口、风险种类、风险数量、风险状况成一定比例。

如果1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常年有100万民兵在编,那么,任何灾害都不用担心了。一旦有灾,可以快速启动本地民兵力量,执行应急处置。

2.民兵专业

根据辖区内火灾、水灾、煤气、燃油、医疗、化学等风险种类,强制要求辖区内各相关单位,必须指派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参加民兵:

平时指导全体民兵专业培训、训练;

灾情发生时,直接专业指挥救灾。

3.民兵组织

(1)组织:按地区,把民兵组成固定的班、排、连、营、团。完全军事化管理。

(2)培训:每月2次在指定地点,进行法定的分类应急培训、应急训练,如水灾、火灾、化学等。

(3)考核:每年进行评比、比赛,根据成绩决定职位、等级、薪资补贴。

(4)协调:民兵平时必须与本地所有应急单位、相关专业单位进行深度协调、训练,如公安、消防、应急办、医院、地铁、公交、物流等。一旦有事,每个民兵都能精准知道,什么类型的危机,应该与哪个部门、与谁联系?应该如何救灾?

(5)体能:民兵必须进行野营拉练、野外体能训练,一方面,加强市民体质,另一方面,也满足年轻人“军旅梦想”。

(6)制服:民兵着专门制服、配地区标识、职位标识、专业标识、功勋标识。

(7)等级:根据各类考试成绩,立功表现,确定民兵个人等级。

(8)功勋:根据救灾表现,给予民兵个人和团体授奖立功。

(9)补贴:给予民兵法定补贴,补贴金额根据考核成绩、职位等级、功勋来确定。

4.民兵与亲友

民兵平时训练、比赛,家人、亲友会去参观,或直接参与。

民兵们的应急知识也必然会传播给家人、亲友。通过该方式和渠道,可以快速、有效地普及应急管理知识。

一旦得知“红色预警”,民兵们必然会阻止家人出行,指导家人亲友如何避险。

如果此次大水灾前,郑州有这样100万民兵,他们就会有效指导家人避险,就绝对不会发生大灾难。

民兵本身就是真正的应急知识的宣传队、培训者、监督者、应急救援者。

5.根治娘炮

年轻人在民兵野狼式的训练中,自然会褪去“娘炮”陋习。

人民城市,人民管;

城市灾害,民兵救。

人民战争,有取之不尽的智慧;

人民战争,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民兵应急管理城市,一定会成为“解决世界难题”的新模式。

 

十二、医生护士注册

灾害现场,严重缺乏医护人员,是世界级难题。

一旦爆发危机,道路受阻,医护人员严重缺乏,延误救治速度。

中国有不可思议现象:一方面,许多优秀的医生、护士,一到年龄就被退休。

他们退休后,体力、经验依然极佳,但却被闲散在家,实在是人才浪费。

另一方面,中国各地有大量应急需求,现场又极缺医护人员。

此次郑州大灾,因为大部分道路被淹,医院又进水、停电,导致5号地铁线救护时间被严重延迟。

为此,笔者建议:组建“医生护士注册制”,属于民兵特殊组织。

把本地、社区在职的,或离退休的医生、护士组织起来,注册在案。

平时,可适当参与民兵的培训、训练,加强协调能力。

也可单独进行医疗急救训练。

据此构建新的公共急救体系:

第一级:现有医疗单位体系。

第二级:退休医生护士注册体系,一旦有事,注册医生护士立刻就近出动救治。

第三级:全体国民救治培训,让大部分国民都学会急救基本知识和方法。

救护运送:建议100万人口的城市,都要配备直升机队”。

驻扎在各大中城市的部队,应该配备平战结合的直升机队,灾情发生时,部队出动直升机承担救援运送。

民兵组织也可以组建“直升机队”,属于民兵体制,归属当地“应急指挥中心”指挥。

 

十三、应急物质储备

  这也是世界级难题。

  国家应该出台“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根据每个地区风险评估情况,规定各级民兵单位,应该具体储备的应急物资种类、数量。一旦有事,就地出兵,就地拿出应急物资,投入应急处置。

基本应急物资,平时可以储备在民兵“连级单位”。

一旦物资不够,可以从邻近社区、民兵连队迅速调集应急物资。

其优点在于:

1.快速调集应急人员和应急物资,大大提高应急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

2.有效减少“中央应急物资储备”的仓库空间压力和运输压力。

 

十四、物流注册

大灾难时,如何确保物流,是世界级难题。

所有本地物流公司和快递业务人员,平时都应该注册在“应急管理办”、或民兵连队,团队,一旦有事,可以迅速派遣物流公司、快递人员把所需应急物资配送到应急场所。

当然,应急物流配送属于商业行为,属于应急加急、甚至是危险业务,费用应该高于平时价格。

民兵组织也可以承担物流运输工作。

  

十五、法定公共避难场所

此次大水灾,暴露了公共避难场所的缺乏,许多“灾民”是临时找的私人或企业单位,将就避难。绝大部分市民都不知道可以到哪儿避难。

建议国家制定法律

1.一旦发生应急情况,所有公立学校、体育馆、公共场所、民兵驻地,都应该成为公共应急避难场所,免费为市民开放;

2.所有法定公共避难场所,平时都应该在醒目处挂牌,长期公示。以提醒市民铭记。

3.公共避难场所必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饮用水、基本食品、厕所、洗浴、被褥、基本医疗、通讯、通电、通水等。

4.公共避难所,平时归属原单位管理。一旦有事,由民兵管理、服务。

 

十六、全民培训

  全民培训,是世界级难题。

中国地大人多,各地各类灾害种类繁多,灾害危机频发,应急管理任务繁重。

最佳应急管理,是预防;

最佳应急力量,是全体国民自觉、熟练地掌握各类应急处置规范和技术,

据此笔者建议:

1.全体国民接受应急管理培训,应该从小学就开始,终身参加培训、训练。

2.符合条件成年者,必须参加民兵,积极参加应急管理。

3.培训内容:研读各类应急处置的教科书;研读各类事件的案例;参加各类应急处置。

让全体国民熟练掌握各类危机预测、预警、预防的规范和技能。

 

十七、规范改革

改革应急管理标识体系

中国“应急管理体系”,集合了各种紊乱于一身,参见下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预警级别

预警标识

I

(特别严重)

红色

II级(严重)

橙色

III级(较重)

黄色

IV(一般)

蓝色

     1.改革“颜色等级标识”

危机标识极其重要,但中国现有标识规范,存在诸多误解、歧义。

国家法定的“颜色等级标识”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但老百姓的困惑是:对颜色等级不理解,甚至完全相反。

中国股市,红色代表涨,是吉利。

中国习俗,中国红,红色是吉祥。

中国共产党,专用色是红色,象征真理、正义、权威。

但在中国应急管理体系中,红色怎么就变成最坏呢、最严重呢?这与中国习俗、民俗、国情完全相悖。

顺便提一句,各地高速公路收费站各通道颜色,因地区不同,颜色标识竟然会完全不同!

高速公路收费站,通常有两类出入口:

第一类:人工收费通道。有的用绿灯,有的用橘色灯,有的用黄灯。

第二类:ETC通道,同样,有的用绿灯,有的用橘色灯,有的用黄灯。

比如,A省ETC灯是绿色标识,当A省驾车人进入B省收费站时,必然会在远处就开始搜寻前方哪个出口是绿色。岂料,B省“人工收费出口”是用绿灯标识,ETC是用黄灯标识。

于是,许多车辆必然会在进入收费站前,出现大量变道,减慢通行,降低车速,又增加事故风险。

为此笔者建议:

第一,国家应该统一用“黑色”表示最严重。许多国家、许多专业领域也是用“黑色”表示最严重等级的。而红色只用于吉祥、好事。

第二,国家对高速公路“ETC通道”与“人工收费通道”的灯光标识,做出全国统一规定。

比如,ETC通道,全国统一用“绿色”;

人工收费通道,全国统一用“黄色”;

关闭通道颜色,全国统一用“红灯”。

这样,可以让车辆快速各行其道,安全通过收费站。

2. 改革“数字等级标识”

国家法定的“应急等级数字标识”是: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但老百姓的困惑是:从四级到一级,究竟一是最严重呢、还是四最严重?

第一,数字等级定义混乱

中国每个行业,对数字大小等级规范非常混乱,比如:

行政等级:1级最高,13级最低,数字越大,级别越低;

技术工种,1级最低,8级最高,数字越大,级别越高,与行政定义颠倒了。

军队级别:1星少将,2星中将,3星上将,星数多者,等级更高。

战备等级:1级战备为最高,数字越大,级别越低。

艺术考试:1级最低,10级最高,数字越高,级别越高。

教授等级:1级最高,2级其次,3级最低,数越大,等级越低。

棋手等级:1段最低,9段最高,数越高,等级越高,与行政等级完全相反。

在医院系统,1甲是低等级医院,3甲是高等级医院,数字越大,等级越高。

第二,最高峰值数字规混乱

中国的数字等级规范,最高封顶数字紊乱:

棋手段位:最高9级

艺术考试:最高10级

干部等级:最高1级

教授等级:最高1级

第三,最低谷值数字规范紊乱

    干部等级:最低15级

技工等级:最低1级

第四,数字写法规范紊乱

有阿拉伯写法:1、2、3、4

有中文写法:一、二、三、四

有汉字写法:壹、贰、叁、肆

更有罗马数:Ⅰ、Ⅱ、Ⅲ 、IV

中国人对数字等级定义,完全随心所欲,没有全国统一的严格规范。

平时都没问题,但大火灾、大水灾、大地震时,老百姓猛然看到“一级应急响应”,这到底是最低呢,还是最高呢?令人头晕。

先祖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货币、统一法制等,规范统一中国2千多年了,说明中国自古就有严格统一规范的民族。

但为何现在,我们连这些基本数字等级规范、颜色规范都还是一片混乱,无法统一呢?真是愧对先祖。

这是过去多年国际“接鬼”造成的恶果。

据此笔者建议:全国人大要对全国各领域的数字等级定义、颜色等级定义,要尽快全盘统一立法。立法基本原则:统一化、中国化、法定化。

中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又是多民族国家,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中国应急管理标识体系规范,一定要用中国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规范来表示,如用低级、中级、高级、最高级。而不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来表示。

3.改革“数字书写规范”

中国应急等级“数字书写规范”,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官方正式发布等级时,竟然用罗马数字表示:I级、II级、III级、IV级。

老百姓突然看到“IV级”,一定会头晕的,这是什么?

人民城市,人民管;

天灾地灾,人民救。

政府发布的文件、标识,老百姓都看不懂、不理解,如何让老百姓“精准执行”应急指南呢?

为此,笔者建议:应急管理规范,严禁“罗马数字”表示,全部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这是文盲都能懂的数字。

4.改革“台风命名规范”

中国过去,对台风是用“1号台风”、“2号台风”表示的,简单明了,老百姓一看就明白,当看到“10号台风”,任何人都会知道:这是今年“第10个台风”,数字越大,说明台风灾害越多,老百姓自然就会保持高度警觉。

但后来国际“接鬼”了,简单明了的“数字标号”不用,偏要用花里花俏的名字命名台风,而且,全是洋名,不把中国老百姓彻底搞晕,绝不罢休?

当老百姓听到“拉里达娜”之类洋名时,老百姓根本无法知道这是今年第几个台风?!

因此,强烈建议:台风命名,必须回归中国化、数字化,而去洋名。

5.改革“高速公路命名规范”

过去,中国道路命名高度合理、高度简洁,只用两个汉字,就能连接道路的“始”与“终”,驾车人即使在高速行驶中,能一目了然,立刻能够研判哪条路去何方。高度体现了中国文化智慧。

如,北京到上海的道路,只用“京沪”两字标识,所有中国人看到这标识,绝对不会有任何困惑。但后来为了国际接轨,改为“G2”;

过去,上海到重庆的高速公路,用“沪渝”两字标识,后来改为“G50”;

过去,上海到昆明的高速公路,用“沪昆”两字标识,后来改为“G60”等等。

  后来,中国所有高速公路标识,都去汉字化,而改用数字化,把简约、精准、优美的汉字文化去掉后,现在中国人看到冷冰冰的“G50”、“G2”之类的标识时,经常会非常困惑:

这路,究竟从哪到哪?我应该走哪条路?

这样的标识带来的困惑、犹豫,对于在高速公路上驾车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建议:高速公路,应该恢复用汉字标识。至少新建高速公路都要恢复中国化标识。这不仅是体现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这符合中国人文化习惯,绝对利于驾驶安全。

     6.改革“度量规范紊乱”

第一个失败规范:千米

过去,中国一直用“公里”,后来改为“千米”。

如果有人说:一千九百八十八千米。大部分中国人都会一头雾水。

但如有人说:1988公里。想必任何人都会立刻明白数字含义。

第二个失败规范:千克

过去,中国一直用“斤”、“公斤”,后来改为“千克”。

如果有人说:一千九百八十八千克,想必许多中国人会很困惑:

这等于几公斤?

如果直接说:1988公斤,岂不更准确、方便?

能让老百姓快速、准确理解的,就是好规范。

建议:废除“千米”、“千克”,而全面恢复用“公里”“公斤”规范。

中国规范,必须中国化、平民化、简明易懂化、统一化、工整化、科学化、恒久化。

中国规范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要简明、易懂、统一,而不能复杂化、西洋化、紊乱化。

面对国际化与中国化两大体系,可以考虑4个原则:

(1)在国际化与中国化,没有矛盾时,以中国化规范优先;

(2)与国际活动关系不大,如中国高速公路标识,应以中国化优先;

(3)与国际活动关系有关,但国际社会没有统一规范时,应以中国规范优先;

(4)与国际活动密切相关,且有严格统一国际规范时,可以考虑国际规范优先。

 

新老应急管理体制利弊比较:


现在应急体制

改革后应急体制

人数

人员少

人员充沛

速度

增员速度慢,

增员人数少

就地增员速度快,人数充足

增员

从外地增员

就地增员

作战

应急、公安、消防、气象、医疗等各自为战。

民兵、应急、公安、消防、气象、医疗等联合作战,分工协战

训练

分别训练、培训

联合训练、培训

后勤

远程输送后勤物资

就地运输后勤物资。

就近家里,休息、吃饭方便。

医疗

运到医院施救

本地医护人员,现场施救

认知

对本地情况不熟悉

本地人,对本地情况非常熟悉

特点

单独、单薄

综合化、本地化、

协同化、快速化

标识

不统一、含义混乱、

难懂

统一、明确、易懂

 

第五部分避难注意细则

以下是笔者多年前写的3份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紧急逃生注意事项

1.遇到灾情,立刻拨打110电话呼救。

2.所有在外面人员,接到求教后,都必须迅速打110电话,不论你在哪个城市。

3.不论何省何市的110平台,收到市民报警后,都必须立刻通过内部电话,快速通知事发地110平台,绝对禁止踢皮球。

4.任何人,严禁发布未经证实的现场虚假信息,如“现场已经得救了”等等,这类虚假信息,很可能误导警方停止施救。这次郑州水灾,在地铁车厢最危急关头,有人竟然发布假消息说“已经得救了”,差点误导救援工作。

5.危急时刻,必须当机立断自救。

如,此次郑州被困地铁车厢内有500多名乘客,在水淹到腰部时,都没人能当机立断,没人号召大家砸窗,结果因缺氧憋死12人。

而在京广北路隧道,有驾车人看到水淹到车轮了,就当机立断下车,一路呼叫大家弃车而逃,因此救了不少人。

当机立断自救,极其重要。绝对不能错过黄金时间。

6.灾情期间,不得不出门时,一定要穿厚底扎实的鞋子(防踩到玻璃、尖锐危险物),且一定要穿系带鞋(防止脱落)。

7.在危急现场,不要光脚,因为满地是玻璃、尖锐物。

8.陷入水灾区,尽量远离电线杆、变电所。防止漏洞触电。

8.在水灾中行走,千万注意前方有无漩涡,漩涡是非常危险的陷阱。

9.应急逃生时,绳子、手电是重要的工具。

10.平时出门,手机要充足电,或带充电宝。

11.出门时,包里可常备些食物、急救药(仁丹、万金油等)。

12.缺氧时,不要大声说话,不要做大动作。

13.不要惊慌。

14.逃生后,自身要保暖。

15.逃生后,尽快彻底洗澡,避免污水感染。

 

二、大暴雨注意事项

1.尽量不外出

2.不进地铁

3.不进隧道

4.远离高压电缆电塔

5.远离水淹地

6.远离高层

7.远离广告牌

8.严防高空坠物

9.不要把车停在低洼地

 

三、防雷注意事项

1.不要外出

2.关闭手机

雷电时用手机最危险,非常容易被雷击中。

3.关闭电脑

4.最大限度关闭屋内电器

5.严禁靠近海河湖边

6.严禁在大树、屋檐下

7.严禁在电缆电塔下

8.关闭门窗,严禁靠近窗口

9.严禁洗澡,因为雷电会通过水管瞬间导电

10.严禁碰触金属件(包括水龙头)

11.雷电时,严禁使用金属伞在外行走

12.在外遇到雷电,车内是最安全的避雷场所。但必须关闭车窗、关闭手机。


来源:危机管理陈洁华


感谢支持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你的腿肚子怎么反而打颤呢?
洪水与公知、恨国党
陈洁华丨狼烟起,狼不远
委屈方方大姐了,你不愧是世界巾帼英豪
我对奥运会没兴趣
关于郑州雨灾的反思,或将影响全局战略
追踪新冠病毒来源,别再让野生动物蒙冤
新华社熊蕾:新冠病毒来源与美国对华基因掠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